當妳拿起筆,准備開始寫作——或者說,妳知道妳用寫作可以療愈到自己的時候。
妳坐在桌前,很安靜很安靜,妳決定開始書寫。我相信,妳壹定處于某個非常的時期。
當壹個人已經想要用寫作來治愈自己,這時候,是回到了他生命的最底層。
我可以形容寫作是壹種:完全基礎的狀態。
門檻是基礎的、理論是易懂的、設備是簡單的:只需要紙和筆。
當妳投入到寫作的療愈之中,妳可以沒有音樂、沒有顔料、甚至沒有壹個寬敞的空間。只是縮在壹個小小的地方,就可以開始這個秘密的旅程。
試想壹個人,在什麽樣的狀態下,才會願意委身下來,回到壹種極致簡單的方式,去看看自己今生此刻到底發生了什麽。
當他已經不想畫畫,沒力氣舞動,不願意參與戲劇,害怕見到人群……他喪到極致,孤獨到無法開口。最後壹步,寫作療愈出現了。

這就是爲什麽,我永遠保留寫作,作爲自己的療愈方式。因爲當它出現的時候,我首先意識到:哦,我不太好,而且我不太好可能已經有壹段時間了。其次,我會意識到,我有出口,我會找到答案,因爲內在有話要說,我會恢複。
寫作療愈的過程,沒有人給妳傳訊(Channeling)、陪妳聊天、與妳互動、幫妳出謀劃策了,也不壹定有香氛、水晶、花精、音樂去裝點和美化這急需釋放的時刻了,妳迫不及待,縱身壹躍,落入了寫作之中,獲得了氧氣。
當持續回歸寫作,妳的力量就會回來。
剛開始,妳寫:“天啊,我怎麽了?我過的太糟糕了?我怎麽辦?我怎麽把日子搞成了這樣?我好無助,我好無力,我不想活了,我沒有盼望了……”
就這樣,妳從情緒寫起,然後用腦子寫,最後,妳會用心去寫——然後,妳會寫出詩歌、寫出贊美、從悲傷中開出智慧之花。那些阻礙和幹擾妳的,不屬于妳的部分慢慢融化,妳的驕傲破碎、妳的受害者面具被撕下、妳徹底低下去,低到塵埃裏,此時,妳的生命會重新生長,真實的喜悅流動、洞見出現,如同春芽從雪水中鑽出。妳開始願意在文字中贊美生命,那些情緒的語言變成了詩篇般的情感……妳不知不覺就轉化了。

如何到達這樣的深度?這裏要提到壹個寫作中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持續性”。“持續性”是指壹種“在其中”的狀態。
好像《聖經》裏說的「我是葡萄樹,妳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他就會多結果子,因爲妳們離了我什麽都不能做。」(約翰福音 15:5)
當選擇寫作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這段話。無論妳是否在書桌前,妳是壹個寫作者,這是不變的。妳始終在寫作之中,而坐在書桌前,只是壹個行爲和産出。寫作是壹種生命狀態,它代表:
1 保持獨處的能力
2 隨時傾聽內在的發生,保持自我觀察
3 在念頭之間創造空間,拉開距離
4 與閱讀當朋友
記得某壹天我低落極了,我背著裏拉琴,那是我很喜歡的聲音,但這天我不想彈奏了,我感覺裏拉琴太美好,已經無法低下身來承接我的破碎……那壹刻,我好想好想寫作。
隨便找了壹個咖啡館走進去,沒有紙筆,就用壹個iPad,打開備忘錄書寫起來。
這個咖啡館就在我家門口對面的巷子裏,我寫十分鍾、半小時,隨時可以回去。因爲我是壹個母親,任何母親,在推開門的瞬間,就會面臨壹個無比現實的狀況世界。所以,我們需要【空間】。

在寫作療愈之初,就有意識地,去幫自己找壹個“神聖空間”和“十分鍾空間”,這是壹個與妳的“內在寫作者”之間非常重要的約定。
“神聖空間”是指:在家裏的某個角落,妳可以回憶起【妳是誰】並且把它攜帶在妳心中的地方。這裏可以放著象征妳內在世界的重要元素,我們也可以稱它爲聖壇。
“十分鍾空間”是指:離妳所住的地方走路10分鍾,並且可以坐在那裏書寫10分鍾的地方。比如健身房、7-11、小公園長椅、小咖啡館、奶茶店、早餐店等等。
重要的是,在忙碌、實際、壹切都試圖占據和爭奪妳專注力和信心的時代,保持住這個秘密的空間,並且常常去往這兩個空間,在其中不斷“對齊”和“校准”妳自己。
寫作療愈的過程,其實可以做很多事,比如:
1:手帳:結合繪畫與色彩的寫作與整理
2:自由寫作:允許這壹刻的想法完全釋放流動
3:故事寫作:從最近影響妳,或者長期影響妳的那件事寫起
4:音樂寫作:播放壹首歌,開始自由寫作
5:神谕寫作:抽壹張神谕卡,開始自由寫作
6:靈修寫作:通過寫作,讓聖靈來修剪我們的品格
7:詩歌寫作:讓生命在隱喻中升華,強壯妳的複原力
妳可以任意選擇其中任何壹個去做。我也會繼續與大家分享我如何使用這些方式來有效的陪伴自己。要知道,寫作並不難,現在就找壹張紙、壹支筆,開始妳的寫作療愈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