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在教我一些很重要的事。我想到,神常用小孩子比喻可以進入天國的人。
——他們愛父母,與父母在一起就知足喜樂了。這不是神希望與我們建立的關係嗎?
——他們無論探索還是玩耍,都十分專註。不用想東想西,已經在當下被供應了一切。
——他們擁有海綿的心智,完全敞開自己,是沒有任何防備的單純狀態。
——他們是寬恕的大師,無論多生氣,事情過了,馬上就好了。你以為他會記仇嗎?沒有,她馬上就對你笑了。她的時間從不用來浪費在記仇和冷戰上。哪怕你批評了他,下一秒她也是哭著伸手要跟你擁抱。你還在批評自己的時候,她早已原諒你了。
——他們沒有好壞評判和世界所教的完美律例。他們隨便畫畫,隨便玩黏土,什麼是完美?做了!成了!就是了!爸爸被畫成一條線,媽媽被畫成一個圈,如何呢?
做父母的,看著他們的作品,不一樣想要收藏嗎?
這個世界所有的努力、標準和完美主義,都因為,愛被拿走了。
我們還可以變成孩子嗎?很難很難,我們可以成為一個孩子氣的聰明大人或智慧老人。可孩子卻說,我不需要這樣,如果我可以信賴和依靠父母親,我就一輩子做個孩子吧!
神希望我們一輩子做個孩子,前提是,我們願意信賴和依靠這個“父母”。
聖靈的九個果子裡,第一個是愛love,第二個是喜樂joy,第三個是平靜peace,第四個是忍耐patience,然後是恩慈kindness, 良善goodness, 信实faithfulness, 溫柔gentleness, and self-control自制。
以前我以為,自己最需要的是忍耐,可是做不到。後來我發現,我沒有忍耐,因為沒有平靜,我不平靜,所以想要靠自己的聰明去影響進程。那為什麼沒有平靜呢,因為沒有喜樂,沒有喜樂,就總無法安住,無法靜下來,總想做點什麼。而為什麼沒有喜樂,因為我與愛失聯了。
聖靈的九個果子,是一個個長出來的,前後是有關係的。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沒有自制力,卻總是改不了,因為自制力,是最後一個果子,我們很難跳過前面八個,直接穩定發展最後一個。
這九個果子是如何一個接一個長出來的呢?這個故事從愛開始。
因為有「愛love」,對神的愛,且深知自己被神愛著,這自然就帶來「喜樂joy」,喜樂就是,無論我擁有多少、做了什麼,我都知道我是被愛的。
而後就會有「平靜peace」,無論遇到什麼,都知道可以信靠神,所以才能「忍耐patience」,在自己焦慮著急,想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想要加速的時候,知道神有他出於愛的計劃與他的時間表。
於是就有了「恩慈kindness」,人只有在平靜中才可能看到並相信更大的圖景,事件前後關係,多維可能性,以及看到他人,並開始理解每一個人語言和行動背後的脆弱。恩慈背後是從神來的同理,以及想要把這平靜帶給他人的感動。
自然,我們就會做「良善goodness」的事,因為與神之間的這份關係,所以無論別人是否知道,我們會主動選擇做對的事,所謂對的依據,不是來自於自己的理解,是來自對神的了解,越了解他,越知道什麼是良善的選擇。
之後是「信實faithfulness」,信實是良善的固定式,是我們會一次又一次的做對的事,而我們知道自己曾經不是這樣,我們生命的改變,只因為神的愛在我們裡面,這就是奇跡了,我們在愛中順服,因此,順服為我們帶來「溫柔gentleness」,讓我們將自己的能力收攝,用謙卑來承載神的偉大,將榮耀歸於神。
溫柔不是無能,它是一個巨大力量釋放的必要起式,因為有溫柔所帶來的彈性,最後我們有機會建立「自制self-control」,臣服與溫柔是自制的序曲,自制是一種,無論自己的感受和境況如何,我做我該做的,而不是看心情、看狀態、看感覺。自制是有能力讓自己的生命隨時隨地被神使用。好像射箭運動員一樣,是自制的能力讓他可以射中把心,再也不偏離神的心意。自制是一種對練習的精通,以及在關鍵時刻可以展現練習成果的內在肌肉,這肌肉蘊藏著美妙的彈性和力量,可以自動雙向調節,目標永遠是,射中神的心意。而這,本就是我們最初的樣子。
這太難了,我一個果子都沒有。的確,我幾乎一個果子都沒有。偶爾有了一個果子,還長蟲了。幸虧神說,別擔心,你們是枝子。
我們是枝子,只要長在葡萄樹上,自然而然就可以結果。以前,我企圖當那顆葡萄樹,甚至,我想當種樹的人。直到我一件件把事情搞砸。
這是一個從複雜變簡單的故事。卸下絞盡腦汁的辛苦和喘不過氣的負擔。現在我只想像孩子依偎在父母身邊那樣,做一根生長在葡萄樹上的樹枝。是什麼時候,我們就長大了?也許在愛中,我們都不需要長大,安心永遠做個孩子吧!如果可以祈禱一個恩賜,就請恩賜我孩子一般的純真。
202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