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她的四季之道·整合藝術療愈學院

    • 登錄
加入社團
  • 首頁
  • 關於學院 
    • SHERO SEASONS
    • Creative Shero
    • Magical Shero
    • Diamond Shero
    • STArt Shero
    • STArt寫作療法講師群
  • 文章專欄
  • 課程行事曆
  • 線上課程 
    • 四季寫心·藝術魔法年輪
    • 四元素回歸·天然顯化力
    • 四季寫心·STArt師資培訓
    • 直播Live聚會
    • 免費學習資源
  • 工作坊·僻靜營 
    • IET整合療愈課程
    • 第七道光射線學校課程
    • 大地呼吸·深度淨化:精力重啓僻靜營
  • 個案服務
  • 能量產品 
    • 量子訊息產品
    • 能量魔法手作
  • Art-i-fy Your Life 
    • 日本和諧粉彩認證培訓
    • 日本結晶之花認證培訓
  • …  
    • 首頁
    • 關於學院 
      • SHERO SEASONS
      • Creative Shero
      • Magical Shero
      • Diamond Shero
      • STArt Shero
      • STArt寫作療法講師群
    • 文章專欄
    • 課程行事曆
    • 線上課程 
      • 四季寫心·藝術魔法年輪
      • 四元素回歸·天然顯化力
      • 四季寫心·STArt師資培訓
      • 直播Live聚會
      • 免費學習資源
    • 工作坊·僻靜營 
      • IET整合療愈課程
      • 第七道光射線學校課程
      • 大地呼吸·深度淨化:精力重啓僻靜營
    • 個案服務
    • 能量產品 
      • 量子訊息產品
      • 能量魔法手作
    • Art-i-fy Your Life 
      • 日本和諧粉彩認證培訓
      • 日本結晶之花認證培訓
broken image

她的四季之道·整合藝術療愈學院

    • 登錄
加入社團
  • 首頁
  • 關於學院 
    • SHERO SEASONS
    • Creative Shero
    • Magical Shero
    • Diamond Shero
    • STArt Shero
    • STArt寫作療法講師群
  • 文章專欄
  • 課程行事曆
  • 線上課程 
    • 四季寫心·藝術魔法年輪
    • 四元素回歸·天然顯化力
    • 四季寫心·STArt師資培訓
    • 直播Live聚會
    • 免費學習資源
  • 工作坊·僻靜營 
    • IET整合療愈課程
    • 第七道光射線學校課程
    • 大地呼吸·深度淨化:精力重啓僻靜營
  • 個案服務
  • 能量產品 
    • 量子訊息產品
    • 能量魔法手作
  • Art-i-fy Your Life 
    • 日本和諧粉彩認證培訓
    • 日本結晶之花認證培訓
  • …  
    • 首頁
    • 關於學院 
      • SHERO SEASONS
      • Creative Shero
      • Magical Shero
      • Diamond Shero
      • STArt Shero
      • STArt寫作療法講師群
    • 文章專欄
    • 課程行事曆
    • 線上課程 
      • 四季寫心·藝術魔法年輪
      • 四元素回歸·天然顯化力
      • 四季寫心·STArt師資培訓
      • 直播Live聚會
      • 免費學習資源
    • 工作坊·僻靜營 
      • IET整合療愈課程
      • 第七道光射線學校課程
      • 大地呼吸·深度淨化:精力重啓僻靜營
    • 個案服務
    • 能量產品 
      • 量子訊息產品
      • 能量魔法手作
    • Art-i-fy Your Life 
      • 日本和諧粉彩認證培訓
      • 日本結晶之花認證培訓
broken image

Vipassana|靜默深山:記鹿茶般若寺十日內觀

· diamond Shero

本文較長

前半部分爲體驗和細節記錄

後半部分爲實用信息

有疑問可直接拉至文末

或按小標題索引閱讀

什麽是內觀?

內觀(Vipassana)是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壹。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壹個過程。開始的時候,借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

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這整條(法的)道路,對于全宇宙普遍性的問題而言,正是普遍適用的治療藥方;而且不是只專屬于特定的某個有組織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麽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修習,沒有任何限制;不會因爲種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沖突。每壹個人都能平等無差別地獲得實際的效益。

broken image

緣起

與內觀的緣分始于2016年。參加十日內觀,是壹個持續了將近三年的願望。對于很多人來說,抽出整整十天,完全地與自己在壹起,不用手機、不說話、不讀書、不觀影、不寫字、不注視或觸碰他人,似乎是壹件奢侈的事情,那時候我每年年假只有五天,于是這個心願就悄然種下,等待著它應該發生的時機。

壹切確實有它自然接洽的時間與空間,全國好幾個內觀中心,我的第壹站竟然是在家鄉,位于四川成都都江堰壹座古老禅寺——鹿茶般若寺,這座寺廟初建時間是15世紀明(宣德4年),明末被毀,1669年再建,之後遇到戰亂,又反複修葺,才呈現今天的樣子。在般若寺門口壹塊石頭上刻著:地震2008。這裏也曾是重災區。

之前,我曾兩次報名北京的內觀課程,卻都因爲各式各樣的突發原因,最終取消。這次參加內觀前,也發生諸多事件,雖談不上排除萬難,卻也算考驗了決心,2月19日,又突然喉痛感冒,帶著兩件羽絨服和壹條厚絨褲,就這樣上了山。

不得不提兩個巧合。

第壹個:2月20日-3月3日的內觀時間,剛好從頭到尾處于白鏡子波符的13天內。壹個無止境投射的萬花筒世界,被壹座大山吸收殆盡,只剩內心空曠的陣陣漣漪,翻騰的淚水和無限的晨昏。深入觀心與辨別真實的智慧。

第二個:每個人在這十天中,都會擁有壹個自己的編號,分配編號後,妳的座位也就固定下來,從食堂到禅堂,每個人都在固定的位置上,非常有序。我的號碼是16(黃戰士)——壹場用身體親自探索、無畏問詢,將痛苦與疼痛區分的旅程。而旁邊的17號同學(紅地球,也就是我自己的印記),從第二天開始,就壹直空缺,不知飄向了宇宙何處,蹊跷之時,也是暫時放下自己的某種隱喻。

在後面的十日內觀中,更讓我了解“紅地球-白鏡子-藍風暴-黃太陽”這圍繞HUNAB KU銀河中心的四個動力——從“導航使靜心同步”到“靜心反射自然運生”到“自然運生催化開悟”再到“開悟照亮導航”,正好是壹個從靜心到平等心的實修過程。

至此,內觀課程開始。

第壹夜

2月19日下午四點左右,我抵達中心,中心是般若寺曾經用作齋食的地方,現在改成內觀用,就在山腳下。男女衆分開,男衆住下面,女衆則沿小坡上樓,住在二三層的高處。

所有的法工都是曾經參加過內觀的學員,他們引導大家按照步驟登記,包括仔細閱讀內觀須知,承諾在這十天奉行所有的戒律。之後手機、書籍、播放器、錄音筆、紙筆、零食、藥品……全部被單獨保管,行李箱中只剩十日所需的基本衣物和洗漱用品。領了床單被套,我找到自己對應的房間和床鋪,走進宿舍。與我同屋的有兩位同學,我們壹邊整理床鋪壹邊聊天,大家都是第壹次來,並不是很清楚接下來的情況。

六點鍾聲響起,我們下樓到齋堂,吃晚餐,晚餐是素面——從明天(2月20日)開始,每天晚上就只有茶點了(這是新生。舊生則過午不食,沒有茶點)。在這第壹頓飯時,我們所取用到的碗筷,會壹直跟隨我們,簡簡單單,從壹而終:)每頓飯清洗過自己的食器,再放回原位即可。

餐後聆聽葛印卡正式課程前的介紹,禁語即刻生效。在這十天中,學員之間不能講話、不能肢體觸碰、不能眼神接觸。當然因爲空間問題,偶爾的觸碰還是不可避免,重點是大部分人都能保持覺知,給予彼此充分的空間。

接下來,每個人都會拿到自己這十天的編號,座次全部已安排好,從齋堂到禅堂,都按此對號入座。當天晚上,我們第壹次進入禅堂,脫鞋後,鞋子也放在門口自己的編號上,這樣法工可以根據編號觀察到每個人是否准時進入課程,有被遺忘的同學也能夠及時找到。走入禅堂的那壹刻,助理老師已經在法座上等待我們,溫暖柔和的橙色燈光下,早已整齊地放好禅座,禅堂約兩百平,大概70余人。

助理老師介紹過基本信息後,葛印卡老師的講解就開始了,禅修課程在精心安排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拉開序幕。晚上九點下課,大家安靜地回到房間睡覺,第二天壹早4點就要起床,具體如作息表所示⤵️

broken image

禅修筆記

因爲睡得早,第二天清晨四點,我們都很順利地起來了。天還沒亮,寺廟的鍾聲就清脆地在霧霭中鳴響,不用擔心起不來,法工會拿著鈴铛再在每壹層宿舍門口搖啊搖。

縱向來說,十日內觀的課程可以分爲四部分:練習、共修、開示、請益。除了休息和飲食時間,都是在禅修。

1:每天8:00-9:00\14:30-15:30\18:00-19:00——這三個時段是共修時間;

2:每天12:00-13:00\21:00-21:30——這兩個時間段,是可以向助理老師提問的——這也是十日內觀期間,學員可以開口說話的時候(與法工也是很少說話的,除非有明確需求或疑問);

3:其余時段,根據課程內容,葛印卡老師會布置相應練習要求,自己在禅房用功即可;

4:練習與練習之間的休息時間,壹般是5分鍾。

5:每天晚上的開示內容大概90分鍾,內容非常精純,都是生動的理論知識,幹貨滿滿,配合白天的練習,可加深對實修的領會。(開示包括禅修基礎;八正道;四聖谛;內觀;心法四蘊;五蓋;五力;日常修行……等等非常豐富的內容)

橫向來說,十日內觀的課程安排可分爲三部分,觀息法、內觀法、慈悲觀。

1:前面3天半,覺知呼吸的練習(Anapana-sati),用于“生定”,建立對身體精小區域的敏銳覺察;

2:第4天下午,用巴利文正式祈請並傳授內觀(Vipassana)。第4天下午至第9天,進壹步學習和練習內觀法。

3:第10天,慈悲日,學習慈悲觀。

接下來的體驗,都是非常個人化的

每個人都會在自己當下的基礎上有不同的經曆

以下所有感悟和感受,僅做爲個人經驗的記錄

前兩天當然充滿了各種妄念,本來以爲十天不能寫字對我來說是難事,但反而還好,真正的折磨,是鋪天蓋地的對食物的幻想,我在腦中竟羅列出了壹個課程結束後的美食願望清單……欲望就這樣開始漸漸蔓延,從生活瑣事到工作與食色都全部在人性之內瘋狂竄動,這不是冥想,這只是靜坐,想象力都沒有壹個可被引領的出口,壹次次訓練專注的過程中,妳會想起20年前記憶深處那些犄角旭旯的事情,好像《頭腦特工隊》裏面泯然于記憶深谷的“冰棒”也可以再度複活,我想起童年深愛的那些畫冊,上面每壹只鳥兒的彩色羽毛都清晰起來……呼吸,再回到呼吸,鼻孔周圍那壹小圈空氣的進出,帶著當下所有的溫度,慢慢地貼近,成爲此刻唯壹的接觸。

第四天下午傳授內觀法。那兩個小時,殊勝的同時也是我十天中最煎熬的壹段時間,我想起最初看《奇迹課程》時那種甜蜜的焦灼,想要奪門而出放火燒山的無名怒火遇到萬劫不複的冰川時代,兩股氣焰神仙打架般,體內好像千軍萬馬彼此沖撞、炸裂,我渾身哪裏都在疼,肩膀上像壓了壹層鋼鐵盔甲,喘不上氣,身體如同牢獄,無論如何都無法真正安甯。那不是坐姿的原因,而像是什麽堅硬的東西在融化前的散熱,釋放出岩漿壹般毀滅的熱能。“要死了要死了,比死還難受!”我感覺裏面住了只神經分裂的羚羊正在與它的整個環境發生沖突,兩小時後迎來五分鍾休息,我用最快的速度回到宿舍,在床上靠牆靜坐了幾分鍾,慢慢平複,當天晚上,我嘗試了“堅決靜坐”,壹個小時,手腳不動,雙眼不睜,竟做到了。

記得第四天的那個傍晚,我走出禅堂,身體好像被松綁,內心有什麽東西沖出重圍後看到死寂之外的生命力,我壹個人趴在欄杆邊,望著懸挂在禅堂房梁上那壹盞溫暖的燈,青綠色的夜晚被這光明驅散,如此安靜、深邃,我的眼淚嘩啦啦地開始流淌,內心的波動如同深海裏不曾被感知的水。

Vipassana,在古老的印度文中是洞見的意思。內觀的過程,就好像零距離或者在顯微鏡下去觀察自己的身心,借由“感受”——身心交互的結果,直接體驗無常的本質以及習性反應的生滅,面對貪愛和嗔恨這兩種深層的習性(Sankhara),借由平等心(Equanimity)的提升,發展出面對無常的智慧,逐漸消除特定反應模式和苦的根源,從而獲得安詳、平靜和真正的快樂。它讓我們如其本然地觀察實相,不加任何成見,借由直接體驗來探究我們稱之爲“我、我的”這個現象的真正本質,由此消解表面實相,達到究竟實相。

在內觀中,任何感受都不是衡量進步的標准,標准只有壹個,就是平等心是否提升。整個內觀的核心,就是“覺知及平等心”。葛印卡老師在開示中強調,內觀的修行方法有兩個重點,第壹是“打破妳心中意識與潛意識的藩籬”,第二就是“保持平等心”。每當再次産生貪愛或嗔恨,就是讓潛意識中與之相對的習性以倍速瘋狂生長,而這個“行”會讓火車的速度以人們無法意識到的速度前進,“苦”就是這樣形成鏈條,察覺不到,且停不下來。

在《故道白雲》這本書中,曾描寫佛陀是如何發現了開啓解脫之門的鑰匙:

畢波羅樹下,隱士喬答摩把甚深的定力集中在深入觀察自己的身體。它看見每個細胞都像是出生、存在和死亡這永無止息的川流裏的壹滴水。他無法在身體中找到任何壹物是永恒不變和有獨立個體的……壹般人就是因爲存有錯誤的見解而被困于無窮的苦海:他們相信那些無常的東西是恒常的;無自性的東西是有獨立本體的;無生滅的東西是有生滅的;而他們又把不可分割的分成不同的部分看待。

喬答摩感到把他監禁了千百世的牢獄突然破開了。無明就是監禁他的獄吏。壹向以來,他的心被無明所蒙蔽,就像星月被暴風中的黑雲掩蓋壹般。因爲不停被妄想的浪潮障蔽著,心識便錯誤地將實相分成主客、自他、存亡、生死等相對意識。從這些分別,心再生起妄見——感受、愛欲、執取和生存之牢獄。生老病死的痛苦只會把牢獄的圍牆加厚。唯壹的辦法就是捉拿禍首獄吏,而禍首就是無明。喬答摩對自己遇遇細語:“囚禁我的獄吏啊,我此刻看見妳。妳把我關在生死牢獄裏已有多少生世?但我現在已把妳看得清楚透徹。從這壹刻開始,妳不可以再在我的周圍建起牢獄了。”(這段話每天我們都會在內觀中聽葛印卡老師用巴利文唱誦,這是佛陀覺悟後所說的第壹句話。)

沒有任何人可以爲我們修行,除了自己。“這麽好的環境,這麽好的機會,妳已爲自己撥出十天,又有這麽好的法,要好好用功。十天時間很短。”開示中常常重複這樣的苦口婆心,奇迹的是,幾乎沒有人中途開溜,即使這過程充滿挑戰,甚至艱辛。

從第五天開始,每天三個共修時間段,都要練習“堅決靜坐”(Adhitthana),妳選擇任何壹個坐姿,坐下後,壹個小時保持“三不動”——腳不動,手不松,眼不睜”。

Adhitthana在巴利文中代表“決定,受持,依處”,這是十個波羅密(Ten Parami)中的第7個。這個決心是禅修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一行禅師曾寫過佛陀在覺悟的那次禅坐中遇到——

“雷聲突然響起,巨閃的電光劃過天際,仿似把天空撕成兩片,跟著是滂沱大雨。喬答摩渾身濕透,卻絲毫沒有移動,他繼續禅定。”

壹切都沒有辦法動搖他,就連瘋狂的天象也不能。堅決靜坐的練習中,妳會因爲腿麻、背酸、腰疼、臉癢、心煩、發熱等各種原因想要停止,但是只有自己可以監督自己,只有在這樣的決心中,妳可以越來越深地接觸真相。否則,只會在每壹次鏡子顯像到壹半的過程中抽身,持續身處迷霧之中。

剛開始,我會試圖尋找壹個舒服的坐姿,後來就不再尋找。因爲總會發現,疼痛並不會以妳變化某種舒服的姿勢就不再來了。妳無法尋找到壹個不會産生疼痛感的完美坐姿,它無論如何都會來,它該來的時候總會來。而處理它的唯壹方法並不是變換姿勢使之暫時消失,或者持續尋找出路,而是平等對待,不起逃避憎惡之心,僅僅將它看成壹種感受,它自然就會消失。

瑜伽士Sadhguru曾講過壹個他騎行意外受傷的故事:當時他皮膚綻開,連骨頭都露出來了,因爲約了人,著急趕路,必須馬上縫針,診所又沒有麻醉劑。他堅持立即縫針,這過程讓醫生本人都心驚肉跳,他卻壹直與醫生聊天,過程中不無輕松。結束後,醫生問他,妳不疼嗎?他說,疼啊,疼得要死。疼痛,但不痛苦。

平等心是如此可貴,它需要勇敢的決定、深刻的願心,以及柔軟的慈心。妳如何平靜地對待那些不舒服的感受呢?就像面對生命中的痛苦,想要壹笑置之,卻總是做不到。平等心讓我們看到這就是此時此刻的實相,清安的、舒服的感覺存在著,沈重的、尖銳的感覺也存在著。

壹切變化都是地水火風幹濕冷暖交互變化的結果,輕盈而舒適的感覺就像浮在水面的落葉,美麗剔透轉瞬即逝;痛苦而粗重的感覺就像變化的陸地,幾千萬年才挪動那麽壹小點……但是它們的共性都是出于無常的運動中。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痛苦的時光總是漫長的,但他們都在變化。

我們對感受賦予的意義帶來了持續的痛苦。生活中我們遭遇痛苦之時,常常注意力被粗鈍完全牽引,絲毫覺察不到實相中還流動著幸福。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如意似乎總是那麽巨大,壹點點不如意,就摧毀了其他的所有感知,輕盈很容易就被粗重覆蓋了。就像禅坐中,當雙腿的酸痛正在撕裂妳之時,就很難再感受到手掌內跳動的溫暖、額頭細密的流動。妳越認可痛苦,它越是吞噬壹切,將妳此刻所擁有的等比例的幸福全部扔進暗夜之中。

既然連體內的感受都停不下抓不住,又何苦控制外界的變幻呢。當壹波粗重疼痛逐漸轉化成下雨般的輕松,很快又是下壹波鋒利的考驗,妳需要對所有感受保持平等心:對清安美妙不貪愛、不執取、不期盼它多停留壹秒;對疼痛麻木不憎惡、不煩亂、不渴望它快快離去。它們都是壹樣的,就像美醜都沒有罪過壹樣,不同的審美因人而異,它們只是存在著,來了又走了。

疼痛來到某個點,停止了,而後渾身皮膚裏面下起陣陣的雨壹般,綿密而細膩,但是又如何呢,很快的,神不知鬼不覺,疼痛再次出現,好像從壹個臨時凸起的坡道繞了回來。

伴隨著這蛇壹般的糾纏與來去,突然之間,大概只有壹秒不到的時間,似乎壹道閃電劃過我的意識深處,我永遠忘不了那個“脈沖”,我也許不應該這樣形容,但也只能用這個詞,那是壹種類似于脈沖的東西,壹個動能、勢能、能量,或者“生命力”,就好像妳從來都在身後尾隨壹個人,而有壹天,妳突然看到他的正面、或者全貌。我被那壹秒的感覺震懾了,後知後覺地震懾了。我意識到那個脈沖就在這身體和生命深處,是某種主宰,它就像壹個小尾巴,在我看到的時候,只剩壹個尾巴尖,倏然離去,那麽模糊、快速,好像面紗都未完全撩起,但輪廓又如此清晰、精確,它好似帶給壹個盲人藍色的天空,從此壹切都在藍色的背景中演繹了。這脈沖從我腿上經過,帶著超越我認知範圍的熟悉感,我確定壹切都從中而來,“啊!”這是我心裏在那壹刻發出的唯壹聲音!“啊!”壹切,從這閃電壹般的尾巴中而來,它是壹切無常的因,是生死片段之外的無限延伸,是壹撇難以忘記的湧動,是某種全貌、無限的能量、主宰壹切的動能、沒有理由的理由、無須解釋的完整、超越語言的臣服、時間之外的古老、從未改變的新鮮、不可重組的痕迹、無法丟失的速度、未曾存在的矛盾、無生無死毫無來曆……超越語言。它過去以後,妳對自己說,“啊!……它。”

壹切都在藍色的背景中演繹了。這經驗好像國王在下遊撿到壹根女神的發絲,那是壹次真實的觸碰,可以帶來遐想,但又似乎說明了壹切,我非常喜歡Adyashanti對這種“感知”的描述:“divine ground”:

the domain of pure potentiality where nothing has come into being yet. It

is void of all form but is the source of all .It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y experiencing it.

通過內觀,妳在顯微鏡下看到這顆心是如何與六根緊鎖在壹起,以及它是如何運作的。起先妳可以保持穩定的觀察,而到達某壹個點,妳的心突然之間被壹股沒有來處的力量揪住!就好像拎著壹根汗毛,扯起來整塊皮膚!妳清楚地感知到胃部壹抖,瞬間像火柴點燃引線,火星往上蔓延,來到心輪處,戳到後勃頸那般猛地緊縮壹下,然後心的部位塌陷下來。是業力,心被業習壹吸壹吸,那吸盤就是壹種反應模式。那心軟的感覺,就是習性。妳的心壹軟,平等心就崩塌了,決心就碎裂了,身體就動了,壹次次,我們就是這樣把機會推給無數的“下壹次”。習性會用憤怒、哭訴、講理、發熱、焦灼等種種感覺來讓妳跌入貪愛和嗔恨所引導去往的行爲模式,除非妳的心保持絕對的平靜而不失去那壹份觀察。

妳以爲的那壹份心碎、心軟,並不是任何與愛有關的理由,而是壹份習性,讓妳持續行動,以停止這不舒服的感受。而又是什麽觸發了我們胃部的抖動,點燃了習性的引線?好幾個片刻,我就像擁抱到了壹個巨大而柔軟的無形的布娃娃——那就是心靈,身體就像壹塊看得見的布,心靈就像壹塊看不見的布,它們彼此縫合在胃部,借由身體的感受,妳觸到了那塊看不見的布。

“我們常常以爲心碎感、強烈的情緒,以及煎熬,是愛。人傾向于認爲越強烈的,越代表了什麽。就像我們常常把力量與神劃等號,在耶稣被釘上十字架的時候,依然有人嘲笑他:妳不是神的兒子嗎,證明的時候到了,讓他來救妳啊!其實,力量不是來自于可以制裁什麽,真正的力量與意志並無關系,反而來自于它放棄了什麽。”

近距離觀察自己的心,會看到自己在了解真相的道路上所設置的種種條件。疼痛本身就是壹種習性,在妳都來不及了解它的時候,它已經從潛意識中冒出來了,反映在身體上,成爲壹次和解的機會。

原來這麽多“好”都是基于“它不壞”的條件,這麽多“壞”都是基于“它不好”的條件,而這些條件,就是因爲無明而種下的習性,持續麻木地生生世世運作著,在壹個人還沒有死去的時候,來世的監獄便已經修好了。

第七天晚上,壹陣微風般的慈愛從內在升起,那疼痛和舒適,都失去了可惡或可愛的面容,在非常深邃的平靜中,我結束了壹次印象深刻的堅決靜坐。不禁想到曾經聽過的壹段話:“當妳真的愛壹個孩子,就不會只在他笑的時候才認爲他可愛,當他哭的時候馬上把他送回他媽媽身邊。就像真愛不會只選擇會笑的孩子。同樣,壹棵樹,夏天的時候很美,充滿翠綠,但是它也會變黃,凋落。妳當然可以養假花,它永遠不會死,但是它也永遠不會散發香氣。”

生命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可以在內觀中得到印照,讓我們更了解曾經發生的諸多事由。通過內觀,生活中的事將壹件件簡單起來。開示中有講到很多內觀者,在面臨死亡的時候,也以平等心看待。“生命來自于死亡前的最後壹念。”

大到死亡,就像是壹次內觀中的腿疼;小到當妳等人的時候,妳渴望他來,那麽他就是那份靜坐中,妳對身體輕柔的貪愛;當妳面對壹份唠刀,妳希望安靜下來,這唠刀就是靜坐中,妳希望趕緊消失的麻木。生活中的五味雜陳,全部發生在妳的內觀之中,沒有區別。

人們所渴望的純淨之心,就是平等心。建立在對無常的了解之上的完全的平等心。未受汙染,沒有條件。

記得前兩次堅決靜坐結束,我的眼淚止不住掉,它並非來自什麽事件或情緒,就只是自顧自地流淌。

生命是什麽?活著是什麽?活著本身就是壹次靜坐的過程,就像這清安與痛的循環。活著就是讓這個生命的起伏,在它自然的狀態中以壹個屬陽的片段起舞與結束。所有的“圓滿”,都不是真正的圓滿,人們所追求的圓滿,是“只有好,只有如意”,而真正的圓滿,是“好與不好同時存在,並無分別。”——而這,對我們的習性來說,是不能接受的,這也是爲什麽《奇迹課程》中說,“小我的世界沒有出路。”因爲正與負相伴而生。

“禪修要進步,克服身體的不舒適感是必要的,克服的意思不是它不會再痛,而是妳不再害怕那痛苦。妳必須下非常大的決心——‘是的,我必須、必須要面對我的痛苦了。’”第四天晚上助理老師的這段話,我記憶猶新。疼痛,優雅的疼痛,來去自由。謝謝妳們出來見我。

從第五天開始,幾乎每個晚上我都會向助理老師請益提問,在禪堂大部分時間都是閉眼的,我沒有用過眼鏡,所以只能模糊地看見老師坐在面前,慈悲地回答每壹個問題。我們的對話簡短而直接,問題與問題之間,處在甯靜切換的信任中。我沒有看清老師的樣貌,然而她的聲音字字清楚地傳入我的耳朵。壹種不具體給予了我某種具體,就好像生命壹直在對我們做的。

轉眼到了第十天,是修習慈悲觀的日子,如果說前面九天的課程是壹次給自己心靈的開刀手術,那麽第十天的慈悲觀,就是壹層讓傷口愈合的膏藥。在每壹次內觀後,都需要加上慈悲觀,將這份平靜和智慧的增長分享給所有生命。

記得最後壹個早晨,整個內觀在葛印卡老師的慈悲禅中結束,“我放下曾經那些傷害,無論有意或無意的傷害。這世上每壹個人,都是我的朋友,而不是敵人。願壹切衆生安詳、快樂、解脫,願壹切衆生獲得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

伴隨著禅堂內的安甯,助理老師起身離開,法座空了。

山居歲月

十日內觀的山居歲月,除了禅修,就是休息和飲食。印象裏我最常做的事就是在清晨和夜晚時分凝視昏暗山谷裏那禅房上寂靜的燈光。每個短暫的下課五分鍾,大家都站在平台上遠望對面的山色與閃著金光的地藏菩薩,或壹邊喝水,壹邊在禅堂門口的台階邊,遙看門外的湖泊與濕地。

每天早上天還沒亮,禅院的鍾聲會在幽靜中響起來,掀開被窩那壹瞬間,整個人都精神了——真冷啊!推開房門,南方冬日濕潤的寒氣輕輕蔓延,山裏早晚溫差很大,呼吸在空氣中凝結成白霧,洗漱時的山泉冰寒刺骨,唯壹的壹個熱水龍頭格外受歡迎。

喝了熱水,四點半左右,大家零散而緩慢地走入禅堂,早課和晚課時,我總會看壹眼禅房外懸挂的那盞夜燈,天還黑著,這光卻暖暖的,周圍壹片半夢半醒的暗藍。

很清晰地記得第十天早上,清晨的薄霧遊走在湖面,暗藍的天空懷抱著剪影般的黑色森林,樹木高高低低地錯落著,壹個尖頂靠著壹個尖頂,好似夢境中的佛塔,此時只有那尊朝北的地藏菩薩,在幽冥中發出暗光。濕潤的地氣在地球蘇醒的時刻緩慢上升,盆地獨有的潮濕香味,散發出泥土金色的氣息,似乎因爲處于盆地,凹陷遂接近地球的骨骼,所以聞到的是純粹的山脈、岩石、地底河流的味道,踏實、沈默、樸素而風雅,不怎麽費力就擊中人心。漸漸地,太陽初升,從東邊漸漸鋪展開陽光,樹林被澆上壹層透明的糖漿,紛飛的鳥兒忽然壹陣悅鳴,此起彼伏,穿梭在林間,那輕快而綿延的氣勢驚動了風,將樹葉層層吹拂。兩只白鹭悠然降落到青瓷色湖泊上,不疾不徐地停好後,稍作歇息,開始在水裏專注捕食,每次觸發都十拿九穩。這美妙的變幻。

每天早上七點到八點共修,總是會傳來群鳥歡唱的遠音,不同音階和音色,混響和鳴,彼此交織。那壹刻的禅堂中,我所靜觀的粗重酸疼與輕盈振動都融化于曠遠的回聲。

四川的冬天濕冷,衣服十天半月晾不幹,烘幹機壹直開著。中午是洗澡時間,我每次都選擇最裏面的隔間,窗戶沒有玻璃,涼風灌入,與熱水同時將我旋繞,外面是濕地和綠林,無人問津的野趣。

山居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注意到不容分享的細致之美,就像天台對面的地藏佛,長長的禅堂後面陽光和霧霭來者不拒的湖水,廁所窗外咨意開放的桃花,洗手池邊高高翹起的廟宇屋檐。

我與室友默契地止語了十天,這是第壹次與兩位陌生女性相處十天而不交談,我們唯壹的溝通,就是每日天還未亮之時,誰先聽到鈴聲起了床,誰就會把燈打開,作爲某種善意的提醒。

在這裏,不用擔心飲食,雖然兩餐全素,但搭配非常用心,營養均衡:三菜壹湯,主食多樣,小菜若幹,堅果三種以上,並且隔壹天就有巧克力兩顆。洗碗也是用酵素,非常環保。

中途我竟想,就這樣壹直生活下去,也是挺不錯啊。第九天,上午九點半之後,解除禁語,大家領回手機,該聯系家人的、拼車的、買票的,都提上日程了。壹瞬間,外面的信息鋪天蓋地,四面八方都是手機和短信的鈴聲和振動。

最後壹頓晚餐,不再是茶點和檸檬水,而是恢複壹頓素面。離開前,課程給予了我們壹天半左右的適應時間,以防止突然回到城市生活,可能面臨壹定的不適。

十日內觀之所以讓人受益並且難忘有諸多原因,而其中很重要的壹點,來自于那份純淨。其實壹生中,很難有多少機會給予壹件事情公平的機會,哪怕就十天,去百分百完全地對待和學習,包括暫時放下所有其他我們認爲好的東西,那些我們相對依賴的東西,都全部先停壹下。所以,瑜伽、儀軌、持咒、誦經、念名號……都需要暫時停止,把自己清空,就像什麽都沒學過,什麽都沒練習過壹樣,純然地、從頭開始,接受壹次學習。

這珍貴的十天中,每個人都會獲得十個波羅密。它們分別是:

1:舍離——舍棄在家人的生活,沒有身外之物,甚至托缽乞食爲生,消融自我,去除我執。在這樣的課程中,吃住都是靠他人的布施,不管給我們什麽,都善加利用,不僅爲了自己好,也爲不知名的布施者好;

2:持戒——生活中的很多障礙讓我們難以持戒,而在課程中,沒有機會犯戒;

3:精進——生活中,是爲賺錢養家而努力。在課程中,我們努力保持覺知與平等心,是可以趨向解脫的正精進;

4:般若——不只是聽來或讀來的智慧,而是借由禅修親身體驗、發自于內心的了悟,直接體驗實相,解脫痛苦;

5:忍——課程中,大家壹起修行和生活,總有人幹擾到妳,讓妳産生厭煩。而看到壹切背後的原因,讓人的愛心和慈悲升起,這已開始培養忍的特質;

6:真諦——正法之道的每壹步,都必須不離真理實相,從粗顯表面的實相,到細微的實相,以迄于最究竟的真理實相,這其中沒有虛幻想象的恐懼,時刻覺知當下所實際體驗到的實相。

7:堅決——參加內觀之時,必須下決心完成整個課程,決心遵守五戒、禁語以及課程內所有的規定。開始內觀方法後,還要下堅定決心,在每個集體靜坐的整個小時內,做到三不動,此波羅密至關重要。

8:慈心——當心完全淨化時,我們會從內心深處希望衆生快樂,這份愛可以幫助別人,同時也可以幫助自己。

9:平等心——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了解,當時此刻所體驗到的感受是無常的,必然會消失滅去。以這樣的了知,我們保持超然、無所執取的平等心。

10:布施——在家人有責任以正當的謀生方式來賺錢養活自己以及家人,但我們若對賺來的錢産生執著,就會膨脹自我、形成我執。我們會發願盡己所能幫助別人,而我們也了解到,幫助別人的最佳之道,莫過于讓人學到脫離痛苦的方法。

十日內觀課程結束後,學員可以經濟捐贈或以法工的方式布施隨喜。每壹個參加十日內觀的學員,都是接受某位不知名的供養者的布施,因而才有這樣的環境和食物,擁有了學習的機會,獲得壹份法益。

有可能出現的疑問

1:如何報名內觀?

全世界都有內觀中心。可進入網址http://vipassana.sutta.org(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十日內觀是最基礎的課程。此外還有3日、20日、30日、45日、60日等課程,均需完成十日內觀課程在前,且各有不同要求,具體可在內觀報名官網查詢。

2:葛印卡老師和助理老師?

十日內觀是壹門課程,教給參與者壹套古老而純粹的修習方法,課程結束後,需要回家繼續練習。當然課程本身也是壹次體驗,在極其嚴格的環境中,因不同緣分,每個人會在十天中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受益。內容均爲葛印卡老師統壹錄音授課,次第漸進。現場的助理老師是內觀專業老師,且本身就是非常有經驗的內觀者,會解答同學們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

3:身體是否能適應?

從官網報名時,首先妳會填寫壹張問卷,請如實填寫妳的健康狀況。如果被錄取,妳依然有關于身體的疑問,可以直接向助理老師個別提問,尋求指導,看看有什麽方案能讓身體在課程中順利配合。(個人的經驗分享:通過內觀,壹些身體的問題反而會“被和解”,病痛在某種程度上,擁有了壹次化解機會,成爲了更深領悟的橋梁。當然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4:費用問題?

內觀沒有費用,結束後妳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和內在感覺隨喜即可。隨喜與否、隨喜多少都不強求。妳也可以以法工的方式,親自服務,作爲壹種隨喜。葛印卡老師提過壹次“收學費”——就是妳的練習,妳的練習和慈悲禅就是他要收的學費。

5:需要帶什麽?

基本洗漱用品和換洗衣物,熱水杯,紙巾和濕紙巾是必帶的。禅堂會有毯子給妳蓋膝蓋,但冬天時妳還是可以多帶壹條小毯子,以及手套帽子等禦寒用品。般若寺的內觀中心生活用品壹應俱全,洗衣機烘幹機電吹風電熱毯以及洗澡間設施齊備,臉盆腳盆牙膏肥皂洗面奶也很多(之前的學員留下的,可救急,但最好自己帶上自己的,走的時候也帶回去,不要把衣物什麽的留下來,因爲中心人手不夠,後續處理不方便。)

6:記不住課程內容?

最後壹天會發壹套教材給妳,所有開示錄音也有下載,方便學員回家後使用。

以上所有內容

僅來自個人經驗

信息不壹定完全准確

希望對想要參加內觀的朋友有所幫助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願壹切衆生獲得真正的快樂

記十日內觀·鹿茶般若寺·2019

每天站在天台看到的景色,對面的地藏菩薩像👆

每天站在天台看到的景色,對面的地藏菩薩像👆

broken image

內觀結束後,終于見到陪伴我們十日的菩薩👆

broken image

最後壹天早晨八點左右的般若寺

遠處的樹林被霧氣環繞👆

訂閱
上一篇
Calling in 「the one」七周遇見對的人:找到真愛,只是一個決定
下一篇
內在母親|成熟意味著學會母親的品質,成為自己的母親
 返回網站
頭像
取消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