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去看,很多轉變是由各種機緣以看似“東拼西湊”,實則“齊心協力”帶來的。
持續地梳理著這些年的曆程和接觸的各種系統,總結下來,給我帶來巨大影響力,甚至可以說,幾乎是重生般將我從過往泥潭連根拔出的“遇見”,就是《奇迹課程》。
常常在跟朋友分享《奇迹課程》的時候,總忍不住感慨:進入這本書,妳就無法再回頭了。
妳回不去了,對壹些還未完全准備好的個體來說,這是很可怕事。
朋友說,聽課程的錄音也好,看書也好,都超級催眠。對我來說曾經何嘗不是如此?
那些字句,壹開始覺得好像每壹句都能看懂,但是,到底在講什麽啊?!甚至壹度因爲看不懂,無奈只好放在枕頭下面,祈禱在夢裏可以開竅。不過,還真是好幾次在夢裏讀書,依稀記得探討了書中幾個平常詞彙。

甚至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因爲太激動,而突然把書合上,去旁邊跳壹跳、抖壹抖,心裏的喜悅像蜂蜜往外湧……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也許是耳儒目染,有壹天,突然就能理解那些書中的話了。
那段時光我經曆了諸多幻滅,我的願望已不是可以“解決某件事”以達到片刻的舒暢,我開始反省曾經的諸多道路,都像是壹種無止境的探索,不過更多可能是與我緣分僅止步于此。我內在祈禱壹個簡潔、有力的指引,將所有混亂的麻線擰成壹股繩。
其實,親近壹門學科也好、知識也好,或者內在成長路上的選擇也好,很像交朋友的過程。有壹些朋友,陪伴妳壹段歲月,然後離去,過程中卻給了妳認識另壹位朋友的契機,最終會有壹位朋友,好似膠片顯影、定影,壹直留在身邊。
離去的那些朋友就不好了嗎?它們同樣是愛的表達啊,好像海水壹浪壹浪,把妳推向沙灘的懷中。因爲因緣不同,在妳這裏的漣漪,卻在其他朋友那裏扮演風暴;在妳這裏的火柴,卻在其他朋友那裏扮演了長明燈。

我清晰地記得,人生中的第壹次啓蒙,來自于佛法,十六歲的我,從青春期極度的孤獨和壓力中被撈出。當時遇見的那位善知識,我至今依然深深懷念她,並感謝在兩次短暫交集中,她給我帶來的影響。
有趣的是,現在特別容易有年輕的孩子會加到我微信找我聊天。其中有壹些孩子迷茫著,甚至被抑郁症困擾。
我想說,也許度過那段時光後,妳回頭,會發現當初讓自己嚇壞的事並不是人生中真正的難事。然而,對那時的我們每個人來說,那確實又是天大的事。
我們對個體生命感受的理解應當多余對他所經曆的事件本身。
這壹路接觸了不少,也學習了不少,每壹步都對我産生了幫助。就像妳不會無緣無故認識壹個人。所以,我尊重道途上的每壹盞燈,並且在現在依然保留了其中壹些有感情的知識,在不同時候給予自己和他人在生活層面以支持。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妳出生的時候,其實並不是真正的0,妳是帶著自己的小數點來的,在過程中,因爲不同的生命選擇,大部分人甚至會先往負數的軸線上走,等頭破血流,才發現之前相信的壹切都是錯的,然後轉身往正數軸跑!可是,妳又會發現,即使是正數,卻也是無窮大,妳再次迷失。這個時候,妳終于走上了回歸0的旅程,而這壹次回歸,與妳做爲嬰兒時的那個0,根本是兩件事。
聊天時,遇到過好奇的朋友,讓我大概介紹壹下《奇迹課程》到底說了什麽。其實這本書說的東西簡單、直接卻具有顛覆性,它並不是要從邏輯上跟妳PK到分出勝負,它在開篇就講了:“這是壹門必修課程”。無論妳是否讀這本書(形式),妳最終都會走入書中的內涵。殊途同歸,壹切都在整體的計劃中。
我想,學習《奇迹課程》,只需要信心和耐心。

在此給想要接觸《奇迹課程》的朋友分享我自己學習的方法:
1:教材准備(《奇迹課程》書本套裝+奇迹課程APP)
2:帶入生活去研讀正文+在手賬上打卡做每日學員練習
3:閱讀《奇迹課程》周邊讀物(非常多,最有名的是《告別娑婆》系列)
4:參加共修。包括關注課程相關分享和文章(如小飛蟲,許自呈,Burt,Gary)
5:睡書(把書放在枕頭下)
這本書背後的課程讓我對曾經學習過的知識,如占星、塔羅、靈魂溝通、能量療愈以及其他包括身體層面的平衡和調整都發生了近乎摧毀性的全新整合。是的,是整合,不是抛棄。甚至它協助我把愛好和工作更好地貫穿,把曾經的經驗和知識更有效地帶入生活,其中最具落地性的壹個,是瑪雅曆法。這當然又是番外篇。
想來不得不歎服,2008年日食那壹年,還在讀大二的我莫名其妙耳石移位,得了眩暈症,躺在病床上兩個月,有機會聽聞《奇迹課程》這幾個字,並且買好了書,但之後壹直束之高閣,那個暑假我接觸到《奇迹課程》的分享音頻,躺在床上覺得聽懂了,然而八年後,當我再次聽到同樣的音頻,卻聽出了完全不壹樣的世界。
2018.6.1